环球网报道,3月15日13时30分许,南部战区1架战斗机在进行训练时失事,坠毁于海南省临高县加来镇附近空地,飞行员成功跳伞,未造成地面附带损伤。南部战区海军正在组织力量进行事故善后处置,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由于战机坠毁地位于村庄附近,海南当地网友也拍下了飞行跳伞刹那的照片。照片中的战斗机是一架拥有鸭翼的三翼面常规布局双发重型战斗机,解放军的作战序列之中,符合上述特征的有且只有歼-15战斗机。
战斗机没有冒烟意味着故障原因并不是发动机故障。坠毁飞机没有收回起落架,意味着坠毁的歼-15是在起降阶段发生事故的。通过坠毁姿态判断,事故原因很可能是最常见的撞鸟,撞鸟瞬间发动机直接停车,战机迅速失控。加来镇距离附近的军用机场只有约2公里的距离,更加印证了起降阶段撞鸟的猜测。
战机失事无疑是个坏消息,不过飞行员安全跳伞是一个相当好的消息。战斗机很昂贵可飞行员更昂贵,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筛选、去培养的飞行员,身价与等重的黄金相当。战机没了,生产线转一圈就有了,飞行员没了那可是得等至少18年。
照片中的飞机要比照片下部的树冠大不少,刚刚抛飞的座舱盖显示,飞行员跳伞时战机的飞行高度已经非常低。在加来镇附近空地坠毁,且未造成地面附带损伤,显示战机发生事故之后,为了保证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飞行员并不是在第一时间跳伞。
战斗机失控之后每多呆一秒都意味着生还概率下降一成,飞行员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跳伞,而是竭尽全力的控制战机避开人员密集区,就意味着飞行员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做好了用生命捍卫人民利益的准备。
为避开人员密集区,两名飞行员未能跳伞
当战斗机失事之时,解放军飞行员总是竭尽全力的避开人员密集区,因跳伞时间过迟未能顺利跳伞或者干脆放弃跳伞而壮烈牺牲的飞行员有很多!解放军是真的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团结一家亲是中国军民关系最为真实的写照。
为避免地面附带损伤,而选择避开人员密集区是中国飞行员的普遍选择,但中国的主流选择,放在世界绝不是主流,大多数国家的飞行员在发现飞机故障时,往往是在第一时间选择跳伞,至于地面损伤?谁在意呢?
2020年10月23日,美国海军坠机事故
2015年8月3日,叙利亚政府军一架军机坠毁在叙利亚西北部城镇埃里哈(Ariha)集市坠毁,坠机事故导致至少27人丧生,数十人受伤;2022年10月17日,一架苏-34战斗轰炸机在叶伊斯克市坠毁,造成14人死亡19人受伤;2020年10月23日,美国海军一架T-6B德克萨斯II型教练机,在亚拉巴马州莫比尔东南部坠入民宅,2名机组人员当场死亡……
战机故障时,飞行员为减少地面损伤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真的是仅属于中国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