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7

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全体亚裔妈妈的梦想”,我发现三大特点成就这个“牛娃” ...

橘子:最近,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用整版的篇幅介绍了一个亚裔,还把他称为“别人家的小孩”、“全体亚裔妈妈的梦想”。

图片
华尔街日报标题是:海豹突击队队员、哈佛博士、NASA宇航员。别把这位超级成功人士的事儿告诉妈妈。

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亚裔孩子能让老美给出这么的评价,这可不常见。

怀着好奇,我打开了那篇报道,发现这个孩子还真不一般。

这个人叫Jonny Kim,是一个“亚裔移民二代”,他经历过三次人生的转变,竟然还每次都做到了顶尖!

  • 海豹突击队员
  • 哈佛医学院博士
  • NASA宇航员

我发现成功的背后,其实是三大特点造就了他的一生,也代表了亚裔妈妈梦想中的孩子的本质。

所以,今天我特别想邀请大家一起来扒一扒Jonny,看看他是如何培养出这三种宝贵的品质,也许对于我们如何教育孩子也能有些启发。

图片
Jonny Kim

 1.

超强的体能和意志力,

让他成功入伍海豹突击队


Jonny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亚裔移民家庭,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八十年代初,Jonny的爸爸和妈妈,跟很多怀揣着梦想的亚裔一样,来到洛杉矶打拼。


爸爸开了一家卖酒水的小店谋生,因为高中还没毕业就出来讨生活了,只能靠努力工作弥补教育的不足。


1984年,Jonny出生了。他说从记事起,爸爸每周都要工作六天。


妈妈更是辛苦,在抚养两个孩子的同时,还要兼职小学代课老师谋生。


图片

Jonny Kim和弟弟


本来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小家,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如果能像很多亚裔移民家庭一样,紧抓孩子的教育,未来说不定孩子也能跨越阶层。


可是年幼的Jonny却是个自卑又内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他因为自己的身份产生了焦虑,爸爸妈妈是传统的韩裔,自己却从小在北美长大,他夹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当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感,很难融入学校,也害怕与人建立关系。


跟很多内向的孩子一样,他在一群老美孩子中并不显眼。小时候老师选拔棒球队、篮球队队员,他都静静坐在一旁,等着被老师挑选。


这样的性格自然很难交到朋友,可以说小时候的Jonny在学校就是一块“背景板”,甚至还因为肤色遭到同学的嘲笑。


图片
Jonny Kim幼年时期

还好,跟很多亚裔家庭的小孩一样,Jonny的成绩很出色。


高中的时候,Jonny进入加州圣莫尼卡中学就读,这是一个以100%毕业率出名的私立高中,毕业生大多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纽约大学这些名校。


高中时期被Jonny称为他一生中最糟糕的阶段,每天午餐时间,都没有同学愿意跟他一起吃饭,他尴尬的在走廊里走来走去,不知道该坐在哪里好。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只有他形单影只。


虽然社交困难,但是当时亚裔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


Jonny的高中成绩不错,几门先修大学AP课程都拿了高分,同时还有游泳、水球的运动特长。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未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按照妈妈的期望当律师、当医生,走一条亚裔家庭的“常规”道路,似乎是水到渠成的。


图片

加州圣莫尼卡中学


可是,高中毕业之前发生的一件大事,改变了Jonny的一生,也促使他完成了第一次蜕变。


Jonny的爸爸有酗酒的毛病,酒品还很差,每次一喝醉酒就会家暴。


不记得多少次,Jonny被爸爸逼着在两个最喜欢的玩具中选择一个,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另一个被砸得稀巴烂,甚至有时候爸爸还会对兄弟俩挥拳相向。妈妈为了保护两个年幼的孩子,经常被爸爸打得遍体鳞伤。


16岁那年,爸爸又一次醉醺醺的回到家,还和妈妈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甚至威胁说要杀掉妈妈。


Jonny想要拦在两人中间保护妈妈,可爸爸却掏出了辣椒喷雾喷向他的眼睛,疼痛和灼烧感瞬间刺激着他,在一片模糊中,他只能听到妈妈的尖叫:“他手上有枪!”


Jonny疯了一样冲上去想抢下爸爸手上的枪,可是年幼的他根本不是对手。爸爸拿起哑铃狠狠的砸在他的头上,鲜血立马涌了出来。后面的事情Jonny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他只记得爸爸掏出枪对着天花板扫射,而自己不断的祈求爸爸说:“我们爱你,你没必要这样做。求你,现在停手还不晚。”


也许这唤醒了爸爸仅存的理智,他扔下抢逃出了家门。


混乱过后Jonny拨打了911报警电话,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他敏锐的发现家具被挪动过了,而柜子后是通往阁楼的楼梯。也许爸爸还在家里,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他跟警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警察冲进房间后,伴随着一阵激烈的枪声,爸爸倒在了血泊里。


在警察局做笔录时,一名警员拍着他的肩膀安慰说:“孩子,这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件事对Jonny的刺激很大,很多年后他才把这段往事分享出来,他说可能很多孩子正在被虐待,家暴仍然时有发生,他希望借着自己的故事,给更多的孩子力量和支持。


图片

在油管上有一个长达4小时的播客,Jonny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爸爸去世后,Jonny对未来产生了迷茫。


他开始考虑怎么样才能摆脱自卑和懦弱怎么样才能保护最爱的家人


这个时候,他听说了海豹突击队,这是顶尖的特种作战部队之一,代表了海军精英中的精英。


一个想要参军的念头在他的心里发芽。


他发现也许只有变得更有力量和勇气,才有能力保护妈妈和弟弟。


当他跟妈妈说了自己想要参军的想法后,妈妈直接哭了。要知道在20年前,为医生或者律师才是亚裔的“常规”人生。


举全家之力移民北美,就是想要孩子获得更好的人生,如果孩子脱离教育的轨道,一切的努力可能会白费。


这是那一代亚裔父母认知里最好的生活,可是并不是当时的Jonny想要的。


一旦入伍,就代表着要放弃读大学,而且如果不能通过海豹突击队的魔鬼训练,那就得在海军的其他岗位服役。


不管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Jonny的妈妈尝试说服他去读一所军校,既能接受免费的大学教育获得学历,也可以服4年的兵役满足他想参军的梦想。


Jonny铁了心要加入海豹突击队,甚至按照网上查阅到的训练要求,每天放学后对自己进行魔鬼训练。


18岁高中毕业那年,妈妈含泪把Jonny送到报名参军的地点。


图片

Jonny和妈妈弟弟在入伍仪式上


要想加入海豹突击队,学员们要通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艰苦最苛刻的魔鬼训练,有时候甚至要真枪交火,最后70%的学员会被淘汰出局。


海豹突击队的教练有一句名言:“我不是要训练你们,我是要杀了你们。”


训练有多魔鬼?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其中有一项潜水训练,要求绑住学员的双手双脚,然后跳进3米深的泳池,并完成一系列的指定动作。整个训练时间长达20分钟,学员随时面临着溺水的风险。


图片

海豹突击队魔鬼训练


如果在训练中落后,教练也有各种额外训练作为惩罚。


比如别人休息的时候,你得躺在沙滩上的浅水区,双手抱头,双脚踢水表演“冲浪”,同时膝盖不能弯曲。在这个过程中,腥咸的海浪会不断拍打在你的脸上,一个大浪过来说不定就会窒息。


图片

海豹突击队魔鬼训练


整个训练过程,不止是对体能的极限挑战,更是对意志力的折磨和重塑。


在这种地狱训练中,Jonny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无比坚定的信念,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最终,Jonny成功加入海豹突击队,并经历了100多次战斗行动,其中他两次被派往中东,对抗基地组织。


在此期间,他曾担任特种作战军医、狙击手、导航员和指挥员,并获得银星和铜星奖章,以及海军陆战队嘉奖奖章等荣誉。


图片

Jonny在海豹突击队服役期间


 2.

超强的职业技能,

助他成为哈佛医学博士


在海豹突击队执行任务时,一次次面对枪林弹雨,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


无数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Jonny逐渐意识到,活着的意义是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次战争中,Jonny的队友脸部中弹药,瞬间倒在了血泊之中。他握着战友的手说:“兄弟,你坚持住。”可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队友停止了呼吸。


他说:“我向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友和平民许下承诺,要用余生去为这个世界做一些更积极的事情,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图片

Jonny在海豹突击队第三分队成立 40 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言


Jonny决定再次改变人生轨迹,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可要成为一名医生,对只有高中学历的Jonny而言并不容易,他需要先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并进入医学院学习。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当时已经25岁的他,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加速跑”。


  • 先是用三年时间读完了四年的本科,他从圣地亚哥大学毕业,以GAP近乎满分的成绩拿到数学学士学位。

  • 接着用四年时间,从哈佛医学院毕业,顺利成为一名医学博士。


图片Jonny和妈妈在哈佛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


在大学期间,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妻子是他的高中同学,也是一个亚裔。


Jonny的大学生涯并不轻松。为了凑够足够的学费,以及抚养他们的第一个孩子,Jonny在学业之余兼职在圣地亚哥大学发停车罚单。


后来,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相继出生,Jonny不得不尽量压缩自己的时间。


他每天早上3点半起床,坚持锻炼1个小时,然后拼命学习。这样晚上回家之后,他可以把时间花在陪伴妻子和孩子身上。


即便如此努力,他依然对家人充满愧疚,他说:“那些年里,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丈夫,其实我能做得更好。”


即使有一个糟糕的父亲,他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摆脱父亲的阴影,努力做一个好爸爸。


图片

Jonny和妻子以及孩子们


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名急诊医生,在医学领域实现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承诺。


去为世界做一些积极的事,让世界更美好。


图片

Jonny在医院急诊科工作



 3.

永远保持探险精神,

让他入选NASA宇航员


在哈佛医学院学习期间,Jonny遇到了一位既是医生,也是前NASA宇航员的Scott E. Parazynski,这位前辈跟Jonny分享了自己5次航天飞行,7次太空行走的经历,以及NASA的太空计划,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代表人类去探索宇宙,可以为世界、为孩子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而且这与他之前海豹突击队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艰苦的训练,未知的环境,紧密的团队配合,以及沉稳的心态。


这次偶然的经历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Jonny决定申请NASA宇航员候选人资格。


那段时间,他一直在等NASA的电话,当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正好他在陪妻子购物。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后,高兴得在商店里跳来跳去。


最终,他在1800人的海选中成功入选,正式成为一名NASA宇航员。


图片

Jonny在NASA接受飞行训练


他在海豹突击队的经历,让他在飞行训练中表现出色。他学会了太空行走、机器人技术、空间站系统以及俄语。


飞行学院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准将名单”,成为少数几个既是合格的海军飞行外科医生又是飞行员的人之一。


图片

Jonny在社交媒体公布入选宇航员的消息,特别提到要为世界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25年4月8日,哈萨克斯坦广袤的草原上寒意未散,一道火光划破灰蓝色的天空。俄罗斯联盟MS-27飞船腾空而起,搭载着三名俄美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


Jonny就在其中,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太空任务。


这是全球第四次航天载人任务,他们将在未来的八个月里,开展科学实验、维护设备,或许还会来一场太空行走。


未来还有阿耳特弥斯登月任务,以及最终的火星任务,等待着这些宇航员去征服。


图片

Jonny与这次航天任务的伙伴们


 4.

“全体亚裔妈妈的梦想”,

到底代表了什么?


Jonny的履历固然精彩,但是背后代表的这三种品质,才是亚裔妈妈们真正追求的。


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 超强的体能和意志力
  • 超强的职业技能
  • 永远向上勇于探险的精神


在油管上Jonny参加的播客节目下,有个留言让我特别感同身受。


“我跟10岁的儿子分享了Jonny的故事,我跟孩子说他不是电影明星也不是网红,他是我们的英雄,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他的名字。今年夏天,我的儿子很幸运的跟Jonny一起去了肯尼迪航天夏令营。”

图片

你看,这正是榜样的力量。鼓励着孩子树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虽然成就很高,但是Jonny依然很谦逊。他这样描述自己:

我并非天赋异禀,我也不比其他人更聪明,我也不比其他人更强壮。我只是有能力坚持一个计划并且不放弃。


最后,我还想说,Jonny很幸运的拥有一个无比坚强的母亲。


在丈夫实施家暴时,这位母亲敢于反抗暴力,也要拼尽全力保护孩子。


后来,当儿子一次次做出偏离亚裔传统路线的选择时,尽管她满心担忧与质疑,可始终用爱为儿子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并且由衷地为儿子的决定感到自豪与欣喜。


Jonny 不止一次饱含深情地说道:“妈妈是我最感恩的人。你就像我生命中那座闪耀着希望与力量的灯塔,因为你的牺牲,我才有机会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咱们也得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啊。


图片

Jonny和妈妈,当年那个懦弱的小男孩已经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男人


-- The End --
获得更多好经验


开启亲子阅读记录
每月为孩子获得免费阅读报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