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4月7日的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一次采访中用“Peasant”(乡巴佬)一词形容中国人,其言论迅速引发轩然大波。
这一带有明显贬义和种族偏见的词汇,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响,不仅中国官方予以谴责,全球舆论也纷纷对其不当用词提出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并未像万斯预期的那样贬低中国,反而通过舆论反击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科技发展等领域的成就。
此次事件折射出中美实力对比以及国际舆论对偏见的态度。
“乡巴佬”言论的背后:偏见与无礼
万斯写过一本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
对他而言,‘乡巴佬’是个很恶毒的贬义词。
万斯作为美国副总统,选择如此具攻击性的词汇形容中国,不仅显得缺乏外交风度,还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偏见。
中国外交部迅速对此言论作出回应。
发言人表示:“听到美国副总统说出这样无知又缺乏礼貌的话,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
这种简洁而不失锋芒的回应,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自信,也让万斯的言论显得更加荒唐。
与此同时,美国媒体和网友也不买账,BuzzFeed批评道:“万斯的言论让全美国人难堪。”
舆论反击:谁才是“乡巴佬”?
万斯的言论虽然试图贬低中国,但却在中国网友和国际舆论的反击中“翻车”。
中国网友用事实和幽默回应了这种偏见,将这一事件变成了对比中美基础设施与科技发展的“课堂”。
基础设施对比:高铁与地铁
中国高铁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运营里程世界最长
截至2024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其中,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2万公里,占比为43%;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2.6万公里,占比为57%。
商业运营速度世界最快。
目前,在京沪、京津、京张、成渝、京广高铁等线路上,复兴号高速列车实现最高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
网络通达水平世界最高。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中国高铁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通达四面八方,“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高铁已覆盖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香港进入全国高铁网。
而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公共交通系统却长期被诟病老旧不堪。
例如,纽约地铁系统老化严重,成为许多美国人生活中的“痛点”。
科技发展对比:5G与3G
在5G领域,中国早已走在世界前列。
截至2025年,中国已部署超过425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主要城区,推动了全球5G技术的普及。
美国5G仅主要集中在东西海岸。国家中部目前不在5G覆盖范围内。此外美国网络运营商在其覆盖范围内的地图表明,在那些指定5G网络处于活动状态的城市中,实际上信号仅在某些位置可用。
航天成就:天宫与依赖
中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
从天宫空间站全面投入使用到探月计划的成功实施,中国不仅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还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重要推动者。
相较之下,美国在部分航天项目中仍需要依赖俄罗斯火箭技术。
万斯言论的双重矛盾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万斯的“乡巴佬”言论与其自身经历和家庭背景形成了鲜明矛盾。
他的自传《乡下人的悲歌》曾描述了自己从俄亥俄州贫困家庭一步步奋斗至耶鲁法学院的经历,体现了对“乡下人”身份的认同。
然而,如今他却用类似词汇贬低他国,这种行为无疑是“自打嘴巴”。
此外,他的印度裔妻子乌莎·万斯出身高知家庭,其父母分别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大学教授。
这种精英背景与万斯的贬义用词形成了巨大反差。
事件的深远影响
万斯的不当言论不仅是在抹黑中国,也在透支美国的国际形象。
此次事件中,万斯失去了更多国际舆论的支持,甚至在美国国内也引发了强烈反感。
另一方面,中国网友以事实回应偏见,通过对中美基础设施、科技发展的对比,不仅体现了国家自信,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
这种“以理服人”的舆论反击方式,既巧妙又有力。
结语
万斯的“乡巴佬”言论,不仅揭示了某些西方政客对于中国发展的焦虑,也让全球舆论看清了偏见与无知的代价。
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已经不需要口舌之争来证明,实力与成就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
正如网友所言:“如果‘乡巴佬’能建高铁、用5G、造空间站,那这样的‘乡巴佬’,请再来一打。”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美副总统用词“中国乡巴佬”,外交部:无知又缺乏礼貌,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
环球网:美媒称美副总统“中国乡巴佬”用词令人震惊,网友:愚不可及!他显然该去中国看看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高铁的成功密码